2025年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科技减贫的目标与实践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作为论坛的共同承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并有力支撑本次高水平国际交流活动。我院院长苟小红应邀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幕式。
作为论坛的共同承办方,重庆市农科院积极参与论坛的整体策划与组织工作,充分彰显其在农业科技领域推动国际减贫合作的主动担当与影响力。在成果发布环节,我院科技成果“鲜食甜糯玉米渝甜糯990全株高效利用”入选首批“一带一路”科技减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清单,标志着该技术在服务国际减贫事业中的价值获得高度认可。市农科院特别邀请尼泊尔农林大学校长Sharada Thapaliya教授在主旨演讲环节发言,她以中国援尼泊尔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为背景,深入分析中国农业技术在尼泊尔跨境减贫实践中的巨大潜力与发展前景。
大会期间,重庆市农科院苟小红院长与尼泊尔农林大学Sharada Thapaliya校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苟院长强调,希望通过技术援助,将中国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更有效地在尼泊尔本土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减贫动力,助力尼泊尔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乡村发展水平,共同书写科技惠民、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重庆市农科院与尼泊尔农林大学已建立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2024年5月,尼泊尔巴拉特普市市长雷努·达哈尔访问我院,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年7月,市农科院与尼泊尔农林大学签订《中国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尼泊尔农林大学合作备忘录》,达成技术合作框架,为援尼泊尔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同年8月,在尼泊尔农林大学举行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尼泊尔南方农业科技园启动及揭牌仪式,包括尼泊尔农林大学师生和市农科院水稻专家在内的近百人参加启动仪式。作为援尼泊尔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 市农科院切实推进项目落地,已累计派遣3批7人次水稻、蔬菜专家赴尼泊尔提供现场指导,重点围绕杂交水稻与蔬菜(大棚)技术开展合作,项目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旨在通过农业科技力量有效推动尼泊尔乡村地区的减贫与发展进程。
本次论坛的成功承办有力提升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其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责任担当,以及在推动“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服务全球减贫事业中的核心作用。重庆市农科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让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